位於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的顯榮宮,創建於清咸豐年間,主祀李、池、朱、張、邢五府千歲,陪祀有天上聖母、二夫人、玄天上帝、土地公等,每年的農曆7月16日「拜溪王」儀式充滿特色,逢千歲誕辰時,也是在地最熱鬧的時候,信眾會安排布袋戲、歌劇團之外,更辦牲禮酬謝神明,同時舉行放兵、收兵儀式。
「拜溪王」儀式起源傳說有兩個版本,一是光緒24年(1898年)的戊戌大水,當年8月6日至8日,濁水溪連續3天3夜氾濫,造成當地許多建物遭摧毀,另一個是日治大正9年(1920年)颱風過後,濁水溪暴漲海水倒灌,造成台西村生存危機,據傳顯榮宮主神五府千歲顯靈,降駕乩身,扛著轎子衝入濁水溪中,與溪王進行協調與談判,最終,乩身因體力不支被溪水沖回岸邊,但溪水因此慢慢退去,這項奇蹟促成了每年農曆7月16日台西村「拜溪王」祭典的由來。
而每年的「拜溪王」儀式通常在下午舉行,家家戶戶挑著飯擔及金紙前往濁水溪邊,先供香祭拜溪王,之後將供品都插上香祭祀好兄弟,儀式最後由李府千歲降駕主持看儀式是否圓滿,自古以來,人們逐水而居,而濁水溪沿岸有關「水」的信仰也展現出人們對於天地神明的敬畏。

每年農曆7月16日,台西村民身挑裝滿供品的扁擔、竹籃、大量供品,走上濁水溪堤防,拜天拜地拜溪王。(取材自彰化縣文化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