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里有雷門 福興宮巨無霸招財貓土地公特色吸睛

位於臺東縣太麻里的福興宮,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廟宇相當有特色,入口牌樓處掛著2公尺高的巨型紅色燈籠,被稱為「臺版雷門」,來到這裡宛如到了日本淺草,還因為有著高2公尺、重逾200公斤「巨無霸招財貓」而在社群軟體爆紅。

臺東縣太麻里鄉原稱為「大貓貍」,在排灣族語中意思是「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日治時期漢人到此地開墾時稱這裡為「大巴里」,據排灣族頭目表示,擔任女巫師的族人在南太麻里溪找到夢中出現過的大石頭,撿回供奉為「石頭公」,並在石頭公前為人消災解厄、醫病占卜,日治時期祭祀遭禁止,村民將石頭公藏在樹叢下偷偷膜拜。

隨著各地客家人遷入臺東,伯公信仰也來到此地,民國34年(1945年)信眾籌資雕塑土地公金身並建廟,民國48年八七水災又遷入嘉南地區移民,太麻里日漸繁榮起來,爾後也因颱風屢創太麻里,不少移民又遷回西部,福興宮土地公可說是見證太麻里的興衰。

民國95年(1996年)信眾感念土地公恩澤,再次集資尋新地建廟,並將原本的的石頭公安置於神案內,並加入了「臺版雷門」、「巨無霸招財貓」,並推出「七彩貓貓御守」,廣受民眾歡迎,而在炎熱夏季來臨時,廟方也與在地冰菓師傅合作,設置冰棒箱與民眾結緣,來此參拜可以吃冰保平安,可自行拿取後投錢入功德箱即可,特別是適合夏日來此參拜打卡呢!

來到臺東縣太麻里的福興宮,遠遠就能看見舉著貓爪向遊客打招呼的「巨無霸招財貓」。(取材自太麻里福興宮招財貓土地公FB)

來到臺東縣太麻里的福興宮,遠遠就能看見舉著貓爪向遊客打招呼的「巨無霸招財貓」。(取材自太麻里福興宮招財貓土地公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