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媽祖前進威尼雙年展!2025年「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進行策畫,並將充滿臺灣味「光明燈」概念帶往世界,讓更多人了解臺灣信仰的特殊性。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Intelligens)」角色,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漂蕩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策畫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
而在臺灣館的展示中,以窗景框住大運河對岸的文藝復興教堂,並與展廳內部的充滿臺灣傳統精神信仰的裝置形成對比,由密集排列的電路板構成的大型裝置,模擬臺灣廟宇中常見的「光明燈牆」,正面是900盞媽祖神像光明燈,背面則裸露晶片與線路,呈現神聖與科技之間對話,更有25尊媽祖像由台灣媽祖聯誼會提供,曾在廟宇光明燈牆中安座,營造出融合宗教儀式與電子未來的大型裝置。
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展期自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展覽地點為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開放時間請詳見大會官網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2025/information。

1.png)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中的900盞媽祖神像光明燈’牆,展現臺灣信仰與科技的結合。(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