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九庄媽「有神無廟」 「過爐」時「八庄吃一庄」

在臺中新社地區的「新社九庄媽」信仰,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特色是「有神無廟」,透過遊庄過爐輪值方式,由9個庄頭依序迎請奉祀,每年農曆10月15日擲筊,決定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七之間遊庄祈福的日子,這也是全臺最早舉辦媽祖遊庄活動。

根據文獻記載,九庄媽信仰在清治時期就已存在,由於漢人入山開墾,與原住民族平埔族、泰雅族生活重疊,也就發展出「海神」媽祖保佑「山城」客家人的九庄媽信仰歷史,如今九庄媽由今日新社區內6村8庄(原本為9庄)輪流奉祀,依序是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新社、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每年一輪,其中人口最多的新社庄輪二次,是臺灣獨特的山城特殊的信仰,主要的節慶儀式包括「媽祖誕辰」、「卜爐主」、「請媽祖」、「遶境遊庄」、 「過爐」。

而「新社九庄媽遊庄」儀式通常在農曆年間舉行,出巡時由各庄抬著自己庄頭的神轎、陣頭在庄頭入口迎接九庄媽遶境,並遶境至值年庄頭之神壇,完成入壇儀式後,進行恭奉儀式,隔天再由下一輪值年的庄頭迎接九庄媽回到自己庄頭,完成「過爐」儀式,在遶境期間,輪值的庄頭會款待其他8個庄的信眾,因此有著「八庄吃一庄」習俗,此一特殊的信仰,呈現出客庄豐富的文化內涵。

新社九庄媽信仰傳承至今已逾200年。(取材自新社九庄媽FB)

新社九庄媽信仰傳承至今已逾200年。(取材自新社九庄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