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神」保生大帝 在臺落地深耕安民心

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閩南、臺灣、東南亞地區擁有諸多信眾的醫神,而祂為何會如此受到敬重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北宋時出身福建同安白礁鄉,自幼聰穎過目不忘,在醫術上表現優秀,之後謁見西王母學得斬妖伏魔之術,24歲中舉,任御史後辭官退隱,一生茹素未婚娶,行醫濟世,於宋仁宗年間修煉得道,鶴駕迎接白日昇天,享年58歲,祂留下許多醫蹟與神蹟屢現,宋高宗賜號「大道真人」,明朝時助太祖轉敗為勝,太祖敕封「昊天御史醫靈真君」,明成祖年間顯化救治文皇后,被賜封「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因此被後世尊為「醫神」。

而保生大帝的信仰自宋朝開始,明清時期,多分布於括泉州、漳州等地,不少廟宇與天妃合祀,臺灣開拓初期,閩粵漢人來臺也將信仰帶到臺灣,相傳鄭成功揮師攻臺時,也將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供奉在船上,信仰也從臺灣南部逐漸往北,臺南市新化鎮保生大帝廟建於荷蘭人時期,時間最早,臺南市學甲慈濟宮的保生大帝則因臺南人移居高雄、臺東等地,分靈、分香廟宇為最多,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則與臺北盆地開發時族群競爭,規模最大,。

保生大帝的信仰逐漸在臺灣落地生根,不僅是對家鄉的寄託,更因臺灣瘴癘叢生,醫藥不發達時,保生大帝成為民眾祈祀之神,而農曆3月15日是為保生大帝誕辰,廟宇也都會舉行盛大活動。

臺南市新化鎮保生大帝廟在臺建立時間最早,此為神醫大道公祖大符鎮宅保平安符。(取材自台灣開基宮廟新化保生大帝廟FB)

臺南市新化鎮保生大帝廟在臺建立時間最早,此為神醫大道公祖大符鎮宅保平安符。(取材自台灣開基宮廟新化保生大帝廟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