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明治35年(1902年)的大溪普濟堂,位於大溪老街中,主祀三聖恩主(關聖帝君、孚佑仙祖、九天司命),配祀文昌帝君、延平郡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每年農曆6月舉行-「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更於2011年被桃園縣政府公告列入民俗及有關文物資產保護。
大溪「普濟堂」源起姚回想私廟,是發起人姚回想繼承父親姚隆山的「善堂」家祠,信奉「三聖恩主」,明治年間變更堂號為「普濟堂」,後續廟宇整修擴建兩廊,大正四年,姚回想的母親姚王氏阿玉遷回桃園廳海山堡大嵙崁街土名草店尾下街百四番地,並設籍「戶主」、「普濟堂廟守」,開啟後續年年舉辦的大溪 624 神遊遶境的盛會。
每年6月的「大溪大拜拜」也被稱作「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也是北台灣具規模的關公遶境活動,6月23日為暗訪,6月24日則遶行大溪全境,各社頭也因此齊聚,隨著社團與陣頭持續增加,現今更提前於第一日就進行遶境,讓整個大溪地區宛如不夜城。

大溪普濟堂每年的關帝遶境活動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取材自大溪普濟堂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