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除蟲害照料農民 金身終落腳成振天宮「龜山媽」

位於桃園縣龜山鄉的振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又稱「龜山媽」,創廟起始與桃園地區發展時的的蟲害相關,在北港朝天宮媽祖的協助下,讓在地農民生活有保障,至今成為在地的信仰中心。

民國初年桃園八德、龜山、蘆竹等發生嚴重的蝗蟲災害,導致農作物收成不佳,信眾前往北港朝天宮祈願,巡視此地之後蝗蟲消失,讓農民接下來幾年都能豐收,但因日治時期建廟不易,僅能以進香方式感謝媽祖,直到光復後,民國55年時,地方熱心人士誠心祈求,終於把媽祖金身請到桃園奉祀。

起先在桃園大樹林地區成立了媽祖堂,然而因神威顯赫,信徒越聚越多,直至民國65年振天宮動工興建,並於同年底進行安座,取名「龜山振天宮」,而在地民眾則俗稱「大埔媽祖廟」。 振天宮長年弘揚媽祖「慈悲為懷、護佑眾生」的信仰精神,日前「臺灣開山媽祖聯誼會」更在此舉行會員大會,不僅推動宗教活動,也長期投入社會公益,歲末「寒冬送暖」,關懷弱勢族群展現正向影響力,展現宗教團體實踐社會責任的積極行動。

「龜山媽」庇佑在地民眾平安幸福。(取材自龜山振天宮龜山媽FB)

「龜山媽」庇佑在地民眾平安幸福。(取材自龜山振天宮龜山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