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縱走飛龍步道感受茶香與宗教文化 6月初夏小旅行好去處

臺北大縱走廣受民眾歡迎,其中第7段的尾端-飛龍步道,又稱「樟山寺步道」,充滿在地人文歷史風情,非常適合進行初夏小旅行。

飛龍步道因步道陡峭直上,遠望似飛龍而得名,此外步道的一端起點是樟山寺(山上登山口),又稱樟山寺步道,過去是樟湖和貓空地區、新店銀河洞等山區居民將種植的茶葉、農產品運送下山,到景美溪舊渡船頭載送到木柵街區或轉運到臺北市區等地的古道。

而在二格山系著名寺廟除了指南宮外,就屬樟山寺最為出名,二格山山系步道之間,總可見到大大小小的寺廟,主要以道教的宮廟為多,以樟山寺為中心點,有三條步道呈放射狀分別通往其他遊憩據點,包括飛龍山步道(往政大環山道路)、樟山寺指南國小段及救千宮步道,三條步道的起訖點都位於樟山寺廣場,在此臺北盆地盡入眼簾,經常吸引發登山健行遊客駐足遠眺。 飛龍步道的特色,在於整條步道中間均有塊石綿延不斷,從遠處望來,像恐龍的脊椎一樣,因而得名,指南國的步道系統沿途都是鐵觀音茶園,走完步道後,全身都散發茶香。

飛龍步道山下的登山口在政大環山二道旁,可以選擇從政大校門開始經過山下校園,到達指南溪對岸的登山口起登,步道終點即樟山寺,路程不長,僅有1公里,但較為陡峭上坡,沿途多栽種相思樹和竹林,走訪此步道不僅可以親近大自然,更能體驗生態、人文歷史及在地宗教文化,歡迎民眾探訪。

臺北大縱走飛龍步道能夠飽覽台北盆地景觀飛龍步道。(取材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臺北大縱走飛龍步道能夠飽覽台北盆地景觀飛龍步道。(取材自臺北市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