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道教「五臘日」中的「地臘日」,這天除了看龍舟、吃粽子之外,在道教中還有哪些祭祀呢?
農曆5月初五是道教中的「地臘日」,認為這天適宜祭祀祖先,而宮廟也會設醮祭祀后土眾神,因為天氣漸熱,是疫病容易發生的季節,因此民間會掛天師符、飲雄黃酒和貼鍾馗圖,用來抵禦五毒及不祥之物,在北宋時期,就已有端午節畫天師符的習俗,並延續至今,有些地方還會貼到六月初一才取下。
在《道藏》中說道:「腹中三蟲伏屍皆去,使人有威武。」從這裡也可以看到道教與民間的連結,因為道教對於雄黃酒的推崇,也因此讓民間在這天飲用來強健身體,祛除百毒。
艾草、菖蒲是端午節常見的驅毒方式,道書中也提到「菖蒲是水草之精英」,此外,以陰陽五行製作的青、赤、黃、白、黑五色長命縷,這5種顏色在道士的五色旗上也常可見到,由此可見道教深入民間的融合程度。

早在北宋時,民間就流行端午張貼天師符,(取材自中華天元道派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