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師的手藝是文化的記憶、也是信仰的實踐,屏東10位國寶級王船匠師以「一生懸命」的精神,為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打造王船,也親手打造一艘永久典藏於屏東縣王船文化館,作為鎮館之寶,《匠師與信仰》紀錄片全程記錄造船過程,可說是信仰與工藝交織而成的紀實作品,不只是對匠師精神的致敬,也讓更多人有機會深入了解迎王文化背後的情感與價值。
《匠師與信仰》紀錄片歷時一年拍製完成,完整呈現匠師們如何透過造船、雕刻、彩繪及風帆製作,將信仰化為實體,將地方的希望與祈福,寄託於一艘王船,片中的匠師群包括王船組潘鳳得、蔡文化、謝春長、陳明益,雕刻組黃錦樹、黃進坤,彩繪組蘇天福、伍進生、李慶成以及船帆組蔡財安,這群平均年齡逾70歲的匠師,有的從小學畢業即開始學藝,有的承襲父志,成為王船工藝的傳人。
匠師們大半輩子投入王船建造工作,依循古法打造每一細節,即便一身職業傷害,「只要王爺公保佑,無論如何都得做下去,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使命!」老匠師們堅定表示,東港迎王祭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在祭典中最後階段「送王」,將王船焚化,為了保存、傳承王船技術,在王船文化館之外更拍製紀錄片,透過展覽與影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文化。

《匠師與信仰》見證匠師以雙手與汗水,把對神明的敬仰化為華麗的王船,並傳承珍貴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取材自屏東縣王船文化館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