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慈祐宮「媽祖田」 減輕信眾開墾負擔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新莊慈祐宮,創建於清康熙25年(1686年),原宮號為「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也被稱做「新莊媽」,於乾隆18年間(西元1753年)擴建為莊嚴宮廟,更名為慈祐宮,現為三級古蹟。  
關於慈祐宮的創建年代說法眾多,在連橫所著之《台灣通史》中記載:「慈祐宮,在興直堡新莊街,康熙25年建,祀天上聖母。」可見慈祐宮是為當時開墾臺北平原先民之信仰中心。

坐北朝東南的,由前殿、正殿、後殿與開山殿等四進組成,正殿供奉媽祖,旁祀千里眼、順風耳將軍、太子爺,旁邊的次間供奉伽藍尊著及福德正神,後殿則供奉觀世音菩薩及左右護法韋陀、伽藍尊者,左次間供奉達摩祖師,右次間供奉註生娘娘,兩邊次間壁前另祀18羅漢及山神、海神,而開山殿中供奉地藏王菩薩、開山祖師蓮位,可見新莊慈祐宮是合佛、道於一堂的廟宇。

而乾隆年間信眾為減輕稅負,捐獻300甲土地捐獻給新莊慈祐宮,並作為廟方的佃農,也因此有了如今土城地區「媽祖田」說法的由來,廟中仍保有許多清朝時期的古物,極具歷史與文物價值。

新莊慈祐宮是新北市新莊現存最早的媽祖廟,見證新莊地區的開墾史。(取材自新莊慈祐宮網站)

新莊慈祐宮是新北市新莊現存最早的媽祖廟,見證新莊地區的開墾史。(取材自新莊慈祐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