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與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關聖帝君合稱「五文昌」,是五文昌之一,是掌管學問、文運與考試的神祇,被尊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因「魁星踢斗、獨占鰲頭」正是古代文人寒窗苦讀的目標,更是古代的科舉守護神。
古人認為魁星是在天上負責考核督察人間善行、匡扶文運之職責,信仰也源於對於星辰的崇拜,一說源於28星宿,由於西方白虎7宿(奎、婁、胃、昴、畢、觜、參)中奎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因此被奉為文章之神,另一說則是北方玄武斗宿(北斗七星)中之星,北斗七星的第1至第4顆星,這4星為斗魁,另3星為斗杓,還有一說魁星是離斗柄最遠的星天樞。
以中國朝代而言,在宋朝對於魁星爺的信仰最為興盛,神祇的形象則貌似鬼,以腳踢斗,民間多以右腳踩鰲頭(象徵中第)、左腳踢星斗手握筆,也有認為此形象來源是因為「奎星」改為「魁星」後,根據「魁」的字形而成的。
而民間不少信眾會建築文昌閣祭祀魁星及文昌帝君,另外,魁星爺也常見於各地的文昌宮、文武廟中,到了現代,不只有考生要拜魁星求考運,民眾也可以求魁星開智慧,每年七夕(農曆7月7日)是魁星爺的聖誕,可以在這天供俸魁星爺為自己求智慧唷。
-768x1024.jpg)
魁星爺自古以來是考生必拜的神祇,而國定古蹟臺南赤崁樓的魁星爺神像近期也修復完成,。(取材自臺南市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