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醮酬神的儀式有什麼意義呢? 6/20一起了解金門境主廟

有句「無宮,不成鄉」的俗諺,精確點出獨具風情的金門傳統聚落中,「境主神」與信眾生活及地方社會結構之間的緊密關聯。而宮廟多以廟中主神或對地方有功的神祇作為境主,在金門的神明醮慶活動中,也可發現境主神對金門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與地位。

徬徨禍福的信眾,或求助神壇尋求指引,或在儀式專家協助下,透過「晉桶盤」、「過布橋」等特殊醮儀,向上天祈求四時無災、冥陽兩利等心願,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以金門新頭伍德宮為核心,透過醮儀實踐與儀式專家詳盡解說,帶領民眾認識開基於金門的蘇府王爺信仰以及金門獨特醮儀流程。

講座透過民眾求助神壇問事案例,分析宮廟神明在信仰世界中的角色地位和職能份屬,及其角色估能與地方習俗、建醮儀式彼此全市的互證關係,由此一窺金門民間信仰神系內建於日常祭祀及其外顯於宮廟祀神的結構性佈局。

而講座邀請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唐蕙韻教授進行解說,從金門的聚落紋理與祭祀活動出發,深入探討境主神等傳統信仰的豐富文化內涵,並且透過乩示案例,進一步剖析宮廟神明在信仰體系中的角色地位與功能,以及神明與地方習俗、建醮儀式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上網就能讓您更了解建醮酬神的儀式意義,本次活動另有室外導覽,希望透過醮慶現場的動態儀式和儀式布置,更進一步詮釋演講內容。

「境主神的職能和醮儀的意義—金門傳統聚落境主廟的神明醮慶」
播放時間:6月20日(五)下午2:00
收看方式:人文沙龍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stcsalon

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透過「境主神的職能和醮儀的意義—金門傳統聚落境主廟的神明醮慶」演講,希望民眾更了解金門的信仰與風俗。(取材自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FB) 1

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透過「境主神的職能和醮儀的意義—金門傳統聚落境主廟的神明醮慶」演講,希望民眾更了解金門的信仰與風俗。(取材自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