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171個年頭的鷄籠中元祭,今年結合展覽、劇場、社區參與與民間藝術行動,共同策劃「走境171」系列文化計畫,從歷史爬梳到當代表述,邀請市民與旅人一同重新認識中元。
始於1855年的鷄籠中元祭,源於當時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當衝突即將再度爆發,地方人士出面調解,終於平息爭端,自此,各姓氏改以輪流主普的方式,為孤魂先人超度普施,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目標,開創這項歷史悠久的祭典傳統。
而「走境171─巴士導覽劇場」,是由劇場團隊協作打造,觀眾將搭乘專屬劇場巴士,行經鷄籠中元祭重要場域,每一站皆搭配現地演員演出與導覽介紹,引領觀眾以行動體驗中元祭文化,8月30日至9月7日每週末正式演出,每場次限額15人。
除了「巴士導覽劇場」之外,還有「幸福蘋安抱抱裝置藝術展」,象徵平安與幸福擬人角色「蘋蘋」與「安安」在基隆美術館前展出,「籠米雕藝術學會年展」則以中元祭重要的傳統供品米雕,又稱「捏麵人」,以此為媒介推出展覽,學會推廣這項技藝近20年,今年更以中元祭文化為題,融合捏麵漫畫與多媒材創作,展現民俗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走境171─巴士導覽劇場」以劇場方式介紹2025乙巳鷄籠中元祭活動。(取材自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