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雲岡、龍門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石窟,多是佛教石窟,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本土的道教也要開鑿石窟,《知․道—道教石窟造像簡史》這本全面考察道教石窟的作品,是作者蕭易花費8、9年時間,在四川、重慶、陝西等地進行道教石窟田野調查,以收集一手資料,建構從南北朝到清代的道教石窟序列,並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和研究。
作者蕭易表示,在重慶市大足縣石門山,看到了不少《西遊記》裡的相關神仙,包括豬八戒前身天蓬元帥,因而獲得啟示,也就是中國本土的道教,也是要開鑿石窟的,於是他開始思考,道教石窟究竟是個別現象,還是在中國有著廣泛分佈?開始著手收集道教石窟資料後,發現存在的道教石窟稀少,而且道教石窟甚至連基礎調查、測繪都未完成,也引發他投身研究的動機。
經過長時間的田野調查,從第一手資料中發現,中國道教石窟大致分佈在北京、陝西、山西、四川、重慶、浙江、雲南、湖南、安徽等省市,以古稱「巴蜀」的四川省與重慶市數目最多、最為集中,成都鶴鳴山被認為是道教的發源地,另外一個有趣的現像是,中國道教石窟並非分佈眾人熟悉的道教聖地,像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茅山等,而是隱藏在人跡罕至的荒野,比如龍山、南山、石門山、麻空山、鳳儀山、龍鵠山、長秋山等,這個研究結果,為道教研究提供了全新視野。
而同時也發現,中國道教石窟大部分多在四川,如丹棱龍鵠山、仁壽壇神岩、安嶽玄妙觀、洪雅苟王寨、巴中朝陽洞等,這些地方也寫下了中國道教石窟的諸多篇章,也進一步確認了四川石窟大省的地位。

《知․道—道教石窟造像簡史》在新書發表會上與民眾分享道教石窟藝術之美。(取材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