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陰債」是什麼? 為何要在中元還?

可有聽過「還陰債」?有時感覺自己在工作上常被暗中阻礙,或是遇到小人讓事情推進不順利,怎麼感覺就是生活不太順利,民間認為這樣可能就是「陰債」沒有處理好,而陰債要怎麼還呢?

《道藏》中說:「一切眾生命屬天曹,身系地府,當得人身之日,曾於地府所屬冥司借貸祿庫受生錢財。凡在生時付清借貸者,為人富貴、健康、無災;負欠冥司者,在世窮乏、多病、多災。」也因此常有人說人生就是來還債的

所謂「陰債」包括此生及累世、轉世時的欠款,無論是向銀行、錢莊、個人借款,還有在地府所欠下債務及累世未償還的天庫、地庫壽生錢等,如「受生債」是指出生時父母、生育、養育等相關的債,還受生債是為了向天地、父母等報答恩情,「前世因果債」則是因為前世不善行為所欠下的業債,「陰間債」則是離世後,陰間的審判過程中所欠下的債務,「命中業債」是前世惡行如揮霍無度、傷害他人等造成今世生活不順,「累世因緣債」則是指經過多事輪迴後,人際之間的愛恨情仇沒有處理好所留下來的債務。

而什麼時候是還「陰債」最好的時間呢?一般認為人有3個財庫,分別是天庫、地庫、水庫,道教經典有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依照道教的觀念,財富來自天、地、水三官的借予,農曆正月15日為天官大帝誕辰「上元節」,農曆7月日為地官大帝誕辰「中元節」,農曆10月15日是水官大帝誕辰「下元節」,三官大帝的誕辰日,自然是最好的還債時間,也因為地官大帝主掌地府,執掌赦免累世所犯的過錯的職能,也形成「中元還陰債」的習俗。

相傳地官大帝每逢農曆7月15日會來到人間,為人赦罪,(取材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圖為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之南宋〈水官〉圖)

相傳地官大帝每逢農曆7月15日會來到人間,為人赦罪。(取材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圖為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之南宋〈水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