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信王公」李伯瑤,又稱李伯苗,字昆宗,是唐代將領,更是開國名將衛國公李靖之孫,至宋朝時被敕封「殿前檢點威武輔勝上將軍」,明代則封為「五輔將軍」之一,是漳州移民與其後代的守護神。
在開漳輔勝將軍武惠聖侯碑記中記載,因中郎將陳政出兵鎮守泉潮(泉州、潮州,今廣東省、福建省)被人殺死,兒子陳元光(開漳聖王)繼承爵位,並下命:「今授爾劍印為軍師,直抵泉潮,調將士救難臣。運籌決勝,自行賞戳。」讓李伯瑤為軍師,負責調度士兵,幫忙打仗。李伯瑤恭領聖旨,用人才,出奇計,幫忙陳元光打敗賊人, 並將捷報傳回京師,最後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把漳州、泉州、潮州等地都收復。
據傳輔信王公驅邪制煞非常威猛,更是個工作狂,因此於公於私都有許多信眾來請求輔信王公辦事,在輔信王公正式辦事前,會先以手轎指示廟方和信眾這件事要怎麼辦、要準備什麼物品、辦事的時間和地點等細節,手轎也會在鋪滿米糠的神桌上畫下圖案或文字,並畫符令交由人員開始置辦,總能解決信眾之煩惱,因此香火鼎盛。
而今臺灣以輔信王公為主神的廟宇,有30多間廟是由竹圍福海宮分靈,正因廟中主祀之金身來自漳浦縣墩上社輔信王公祖廟,所以福海宮也被視為海峽兩岸輔信王公的祖廟,更有大陸的廟宇來臺請香火,成為祖廟在臺灣的特殊情況,輔信王公更被稱作神界地理仙,風水勘輿特別靈驗,民國79年福海宮殿內因祝融全毀,僅有王公金身安然無恙,也讓信眾更為虔誠信仰。
.jpg)
竹圍福海宮主祀輔信王公,香火鼎盛,金身經祝融不敗。(取材自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