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三芝九庄大道公輪祀 比豬公、換爐主展現在地特色

新北市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保生大帝)信仰相當特別,稱為「淡水三芝九庄大道公輪祀」,為何在此地的大道公沒有特定的廟宇,而是由九個庄頭輪流奉祀呢?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習俗,源自乾隆年間一只保生大帝的香爐,因為神威顯赫讓八大庄村民爭相迎請奉祀,咸豐5年(1855年)時將香爐請到中田寮奉祀的地方旺族燕樓李家,讓保生大帝的大爐供淡水、三芝地方八庄輪流請回庄內祭祀,稱「八年輪祀八庄大道公」,爾後,燕樓李家子孫接連出現舉人,人才輩出,因此原本的中田寮也加入輪祀之列,因此出現九年輪祀的傳統。

而輪祀的九個庄頭自淡水由東、北、西、南的逆時鐘方向進行,每隔九年才會輪一次,分別是中田寮、水梘頭庄、北新莊庄、草埔尾庄、土地公埔、小基隆庄、灰窯仔庄、下圭柔山、淡水街庄,每年農曆3月15日保生大帝誕辰慶典前後輪祀的慶典最為熱鬧,以往附近村莊會舉行神豬大賽,並將最大隻的神豬宰殺酬神祭祀,在《馬偕臺灣回憶錄》書中更提到曾有某年祭典用了200隻豬祭祀,更有達4萬人參與,場面盛大。

在祝壽祭典上,除了大豬公當作供品之外,也會有酬神歌仔戲、布袋戲演出,體現出農家答謝神明的虔誠,此外,這也是輪值爐主交接的時間,保生大帝聖誕時,原值庄頭會舉辦儀式謝神,將神像及傳承百年的香爐依序交給下任庄頭,農曆3月16日舉行新舊爐主交接及過庄、迎庄儀式,由新庄頭信眾在進入庄頭地界迎駕,待安座後,會擲筊選出爐主,直到選出爐主之後,輪祀祭典才告一段落。

而每年的值年庄頭還會「撿桌擺宴」以精心擺盤的葷素食材作為「敬神」、「犒軍」和「普施」儀式的豐盛祭品,「迎駕過庄」時,沿途信眾會夾道設香案迎送,神轎花車及陣頭隊伍鑼鼓喧天,此外,為了慰勞所有參與「過庄」信眾的辛勞,還會沿街設置「點心攤」,展現出充滿當地魅力的信仰方式。

保生大帝九庄輪祀繞境隊伍由「報馬仔」作前導,除了探路外,也提醒沿途觸犯禁忌的居民先行迴避。(取材自新北市政府網站)

保生大帝九庄輪祀繞境隊伍由「報馬仔」作前導,除了探路外,也提醒沿途觸犯禁忌的居民先行迴避。(取材自新北市政府網站)